云顶国际4008优惠申请-最佳入口

RCEP与中国纺织业
发布时间:2020-08-14 点击:0

  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15个成员国包括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覆盖总人口22.7亿,国内生产总值合计26.2万亿美元、总出口额5.2万元,均占全球的约30%。历经8年谈判磋商后,RCEP各成员国共同推动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从构想变为现实,这不仅是东亚区域合作极具标志性意义的重要里程碑,也将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RCEP签署后,各成员国仍需完成各自的国内批准程序,该协定将在至少六个东盟成员国及三个非东盟成员国签署方提交相关文件60天后生效。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安排,RCEP生效后货物贸易最终零关税产品数将超过90%,服务贸易和投资总体开放水平显著高于原有“10+1”自贸协定,还纳入了高水平的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等现代化议题。对于我国纺织业而言,RCEP将对行业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及深化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产生较为深远的积极影响。

  中国与RCEP成员国纺织服装贸易往来密切

       中国与其他14个RCEP成员国在纺织服装贸易领域一直有着密切往来。出口方面,东盟和日本是我行业仅次于欧盟、美国的第三、第四大出口市场,出口合计占比超过我国纺织品服装年出口总额的约20%(对上述两大市场出口额合计约600亿美元);韩国和澳大利亚作为全球重要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拥有较为充足的购买力,也是行业终端产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进口方面,我国从东盟年进口纺织品服装超过70亿美元,占行业年进口额重约30%,东盟已成为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的最大来源地。例如,我国从越南进口了大量棉纱、服装,从柬埔寨进口棉针织服装等。同时,日本和韩国也是我国功能性面料、化纤制纺织品服装、纺织染料等的重要进来国。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羊毛等纺织原料。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的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82.6亿美元,约占行业当年对外贸易总额的28.8%。其中我国向上述国家出口纺织品服装761.9亿美元,占我行业对全球出口比重的27.1%。同时,我国自这些国家进口纺织品服装120.7亿美元,占行业全年进口总额的47.4%。



    RCEP有助于深化区域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RCEP的签署是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疫情重创全球纺织产业链合作的形势下,为纺织产业的国际合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RCEP成员国里不仅囊括了当前全球最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中国、东盟、日本、韩国),同时还涵盖了全球多个重要的纺织品服装消费市场,为我国积极参与到区域产业合作,建设区域内高效协同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增添助力。RCEP生效后,特别是在增加对日出口方面,将推动我行业在澜湄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投资互动并建立更加联动的产能合作体系,有利于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RECP,各成员国间货物、服务、投资等领域市场准入将进一步放宽,海关程序、技术标准等逐步统一,通过采用区域累积的原产地规则,将促进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间生产分工合作,拉动区域内消费市场扩容升级,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进一步发展。


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更利于企业获惠

   RCEP货物贸易领域的最大成果是规定了区域内原产地累积规则。在全球多数双边自贸协定原产地规则下,商品从A国进入另一自贸伙伴B国,需要达到在A国的增值标准或生产要求,认定是A国原产货物,才能享受B国优惠关税。而RCEP区域累积规则是指,商品从A国进入到另一自贸伙伴B国,可以用协定中多个缔约方的中间品,来达到所要求的增值标准或生产要求,这样A国享受B国零关税的门槛可明显降低。RCEP这样大范围内的区域原产地累积制度,将使得企业获取优惠关税更为容易。同时,对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采购、产业链布局、对外投资决策等都将产生影响。未来RCEP生效后,当企业在进出口被列入关税减让表且符合原产地标准的产品时,应积极申领签发原产地证书,以便及时享受关税优惠和通关便利,提升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image.png

image.png

   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15个成员国包括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覆盖总人口22.7亿,国内生产总值合计26.2万亿美元、总出口额5.2万亿美元,

均占全球的约30%。历经8年谈判磋商后,RCEP各成员国共同推动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从构想变为现实,这不仅是东亚区域合作极具标志性意义的重要里程碑,也将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微信图片_20210129093440.png

全国服务热线
400-008-8800
wechat